在現代消費社會中,「產地」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相同的商品,不同產地就會讓消費者很緊張,因此,以下這些東西我只會在台灣買。

 

苗栗銅鑼鄉的白菊,因為據說中國產的飲用白菊百分之九十有農藥。

 

芳療用的德國或澳洲有機精油,因為我不相信有誰會在上海買精油。

 

屏東網室紅肉木瓜,是我最想念的水果。對不起,我已經一年零三個月沒有吃木瓜了,因為不愛夏威夷木瓜和海南島木瓜。

 

台灣豬肉,因為不知道在上海哪一個超市可以買到台灣豬肉,不過,在上海買得到台灣豬肉之前,我在家裡作紅燒肉的夢想,暫時無法實現了。

 

台糖果寡醣,因為在家烹飪的時候不想加白砂糖。如果偶爾需要加糖調味,我就會想要用品質很好、GI值不高的糖,所以在台灣的時候就已經養成使用液態果寡醣的習慣,也用過甜菜提煉的日本液態糖。或許是因為果寡醣的概念在上海還是太陌生了,也沒有被廣大居住上海的台灣同胞所需要,所以我一直找不到。

 

衛生棉和化妝棉,因為它們是非常私密貼身的個人用品,即使有點小麻煩,也堅持在台灣補貨。

 

火腿、臘肉和香腸,因為它們的保存期很長,多多少少會有人工添加物,所以製作的過程中非常需要廠商的良心。曾幾何時,「台灣製造」變成一種安全、安心的品牌符號。

 

高山烏龍茶,特別是有機烏龍茶品種,是我在上海每天不可或缺的小確幸。因為一天沒有喝到果香芬芳、茶色高雅的台灣茶,我就渾身不舒服。曾經在上海買過鐵觀音,但是從製茶的概念上就和台灣不同,台灣買的福建鐵觀音焙火略重,茶色金黃,但是大陸的鐵觀音喝起來像是烏龍茶品種的茶,不過最要命的是,它們喝起來像是在喝香水。某種程度上一個民族的生活品味和氣味有很大的關係。

 

各式各樣的消臭和芳香產品,因為上海是一個氣味品質不佳的城市。不只是空氣清不清新的問題(我早就已經放棄了開窗戶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想法),我在上海需要很多淨化空氣的設施,讓家裡可以有流通又清新的氣味。

 

藥品,因為我從來沒有走進過上海的藥房,我會從台北的家庭醫師那裡拿一些家庭用藥。

 

化妝品和設計師服裝,因為上海的進口稅讓人覺得這些進口品牌的售價好像是在搶劫。

 

,因為朋友告訴我在上海買到的進口,全部,請注意是「全部」,都是假的。

 

滷味,因為在上海好像沒有滷味這種料理,即使有也跟我們腦袋中的滷味完全聯結不起來。

 

台式糖水,例如鮮芋仙。因為新聞報導知道中國製造的粉圓裡面添加塑膠之類的化學成分保持粉圓的Q度。我不是粉圓迷,但我是薏仁綠豆湯迷。

 

豆漿燒餅油條蛋餅,因為在上海吃不到一家願意乖乖的純手工製作的正常的豆漿店。

 

以下這些事情是我在上海喪失的生活樂趣:


到新店的一位中醫師那裡針灸。


到真正的芳療SPA作按摩,而且不需要因為不放心衛生條件而自備毛巾拖鞋。


每兩三天就逛一次書店,或半夜12點逛書店。


到便利商店買鮮奶,在上海能免則免。


捷運


計程車司機和我聊天。


敢喝餐廳的茶水。


會把家裡的窗戶打開。(在上海如果把窗戶打開,每五分鐘就要打掃一次。)


看報紙。


散步。


吃路邊攤和家裡附近的麵店。


去電影院去咖啡廳去美術館去公園去藥妝店去7-11去傳統市場。


消費各種達人商品,從木瓜達人、鳳梨酥達人、卷心酥達人、私家烘焙咖啡豆達人、Macaron達人到上門幫你整理衣櫃的達人。


這些都是在上海無法從事的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nchu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