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n, Ken2005)《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What the Best College Teachers Do

(傅士哲譯),台北:大塊文化。


一、引言:卓越的界定


六大問題意識


一、卓越教師的學養如何?

1. 對各自領域的探究兼具深度(歷史發展、論辯爭議、知識論探討)與廣度(閱讀超越自身領域的文獻)


2. 都能運用自身學識,開展一些掌握基本原則、組織龐雜概念的竅門,這項技巧又可供他人仿效,進而建構自我理解能力。亦即他們知道將複雜主題內容簡單明瞭化。

 

二、他們如何準備教學?

 

3. 研擬課程計劃的思慮周密,考量到演講、討論、習作,及任何與學生接觸的環節,設想學生的學習目標,而不僅只關心老師的作為。

 

三、對學生有何期待?

4. 偏好與生命息息相關的思想與行為目標,而非一般為課程獨斷設定的狹隘成就。

 

四、採取什麼教學行為?

 

5. 創造一個「自然的批判學習環境」,使學生直接面對複雜的重要問題,迎接觀念性挑戰,重新思考相關假設,檢視相應於現實層面的心靈模型。

 

五、如何對待學生?

6. 信任: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能力。

7. 談論自己的學思經驗,包括成敗經驗。

8. 尊重。

 

六、如何檢驗與評鑑課程進展?

9. 系統化機制評估、隨時調整

注意:

1. 卓越教學者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從自我失敗中學習而致。


2. 他們從不把遭遇的問題歸咎於學生。

3. 認同學界,有使命感,不僅關切個人在課堂教學上的成功。


如何從研究中汲取教訓

1. 林布蘭特畫筆之喻──理解卓越教學背後的思想、態度、價值、觀念&教學實務,加以個人化處理。

2. Rembrandt VS. Picasso  人人都要發掘她自己的天份和客觀條件。

3. 優良教學是可以學習的。


二、好老師所認知的「學習」


一、向卓越者看齊

老師熟悉學科歷史的發展(包括激辯議題),這種理解反映出該領域深層思考的本質,藉此反思自己的思想,也藉由學科本身的發展來了解學科內容,所以較能掌握其他人的學習方法。

了解一般人在建構自我理解時易遭遇的困難。藉此探查將複雜主題簡單化、清楚闡述的方法、提示適切的故事、追問具啟發性的問題。


1. 了解認知心理過程:知識是建構出來,而非被動接受的,大腦不僅是儲藏室,更是加工處理的單位,有既存的認知模式來理解新的感官資料。


「人類最大的麻煩不在無知,而是他們知道了太多並非如此的事情」【太多既定的成見】。所以,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因為高階概念與日常經驗通常扞格不入,所以目標與困難在於 針對現實世界建構全新的心靈模型,這是所謂的「深度學習」。


2. 心靈模型的轉變非常緩慢:面對心靈模型不適用的情境關心此現象,並正視解決之道處理因此挑戰所帶來的情緒震盪創造「學生在智識上的挑戰」 ie. 期盼失效(expectation failure)的情境,難處在於:

1) 期盼失效情境多 難以全數關心

2) 情境無關痛癢 不會造成學生深度學習、建構新認知模式

3) 認知模式太多  學生搞不清楚哪裡出錯,也無法因此修正

4) 情感上依賴既存模型  即使面對期盼失效,仍不放棄舊架構兩種教學進路

5) 學生沒有「認知」學科「基本事實」之前,沒有能力學習思考、分析、綜合與判斷著重資訊傳達

6) 學生學習事實的同時,就學會了如何運用事實決定自我的理解與行為

將「事實」放在充滿問題&爭議的豐富脈絡中講授

7 e.g. 解剖學(傳遞並記憶資訊 VS.「理解架構」——身體各部位如何與整體發生關聯;學生在「開展」理解時,必須作抉擇;學習「運用資訊」解決科學與醫學實務上問題;講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基本概念「清楚、簡化」;引介實際問題,尤其臨床「可能出錯」的案例)

8) 用事實闡述、問題討論、閱讀資料挑戰學生先前的「錯誤觀念」:學生思索掙扎地面對資訊──理解──有效應用

9) 為什麼人願意記住個別資訊?它幫助你理解什麼、解決什麼問題?


3. 提問的關鍵角色


1) 問題能幫助建構知識、指出記憶結構缺陷、於求解過程有效分類整理資訊

2) 適當問題未提出之前,學習無法完成(沒有問題,記憶就無從搜取答案)。提的問題越多,越能在記憶庫中編排想法;資訊整理越好-彈性越大-讀取越易理解越豐富。


4. 關心的關鍵角色


1) 提出切身的重要問題時,即學習狀況最佳時。

2) 只有當關心的問題出現,才知道東西應該擺哪裡;不想尋覓任何答案,就不會注意亂七八糟的隨機資訊。


二、什麼行為激勵學生?什麼行為減低學習動力?


1. 外在誘因侵害內在興趣:關鍵在於當事人如何看待獎賞。

2. 策略性學習者:重心放在課業表現,避免任何可能損害成績紀錄的挑戰,也無法發展深度學習。

3. 常聽見個人性的讚美:「你好聰明喔,可以把事情做好」,而非任務性肯定:「你把這件事情做得很好」-相信智能固定,不能隨努力擴展-遭遇挫折,即生無助感:「原來我沒有想像中聰明」-為了使自己覺得聰明,傾向避開其實可以幫助他們學習的活動——掙扎、奮鬥、犯錯-設定表現型目標(成就完美,取得正確答案),而非學習性目標(願意冒學習風險、嘗試困難任務)。

4. 最受推崇的課程特點:要求雖高,但在獲得最後成績之前,有許多修正機會,可從錯誤中學習。

5. 傑出教師第一堂課的開場白:不像一般教師嚴正宣示課堂要求,反而談論課程前景

1)該課程會解答什麼類型的問題。

2)在智識、情感上培育開展什麼能力。

3)解釋學生要做些什麼,才會達到課程的「許諾」(commitment)。


6. 如何在教授主導課程的同時,使學生產生自我教育感幫學生看清課程議題與自己可能帶入課堂的問題之間的關聯(例如:我們一開始如何像專家一樣追問與目前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表層-深層:讓學生理解為何這些問題如此吸引人,進而彰顯深入探索的意義;使學生明白當前議題與更寬廣且基本的學問有密不可分的關聯──發現屬於學生自己的「大哉問」,其實與課程議題有共同的基礎)。


7. Socrates:智識上的挑戰(即便造成困惑和混淆),也可以激發學習興趣(使尋常事物變得複雜奇妙,使陌生難解事物顯得親切)

8. 強調判斷與權衡證據的能力:「我固然希望學生能理解我們自認在這個領域所認知的事物,但我也希望學生明白我們如何獲致結論,這樣的發現需要何種探索與檢驗。我希望他們詢問:『為何我們認為事實就是如此?我們的立論假設為何?證據?如何推理出這樣的結論?』並問問自己:『結論的意涵?』」


三、好老師如何準備教學?

一、嚴肅看待如何創造成功學習環境的問題

1. 學習之後,學生在智識、生理或情感上能做些什麼?屬於知識論的問題,到底認知某物的意義何在?

2. 如何幫助發展這些能力,並培養實際運用技巧的心靈習慣?

3. 師生如何確切理解學習過程的本質、品質&進展情形?

4. 老師如何評估自己在促長學習上的成果?


二、「教學促長學習」的計劃性問題

1. 我的課程能幫助學生回答什麼重大問題或發展怎樣的技巧、能力或品質?我該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問題和技能的興趣?


兩項原則:

1) 由後往前規劃,從想要促進的結果著手(卓越教師不會一步就踏入「重大」議題,而會不斷追問「議題背後有什麼重要意涵?」)

2) 使學生相信老師企盼獲致的成果,使這些目標也是學生自己希望達成的第一堂課就吸引學生關切,願意付出心力,成就學業目標。

2. 為了有效解答課程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必須具備或發展什麼推理能力?

1) 學生該如何思考才像個專家?批判思考的推理能力與思維習慣。

2) 閱讀與解答問題時的最大困境?

3) 提供怎樣的實務經驗,幫助學生修正磨練其推理能力?

e.g. 哲學課程:發表見解、提出主張、為之辯護、爭議、引發興趣


3. 學生進入課堂時,可能秉持什麼樣的心靈模式而有待挑戰?我該如何協助他們建構這種智識挑戰?

1) 找出學習重要觀念的瓶頸。

2) 詳細說明課程希望學生建構的新模型。

3) 知道如何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新模式。

4) 設計各種方式挑戰既定假設、使學生陷入舊思維無法解決的難局。


4. 學生必須獲取什麼資訊,才能挑戰既存假設、回答課程的重要問題?獲取此類資訊的最佳方式為何?

1)授課內容應該含納的資訊為何,不以教授的意圖為出發點,而著眼於學生必須具備的智識條件(教授往往想著提出最後讓學生接受的解釋,而不關心如何鼓勵學生建構自我之見、推理、立論,甚至行動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過程)。

2)什麼關鍵資訊或概念必須解釋清楚,以奠定學生建構理解的基礎如何幫助學生在課堂外也能持續學習。

5. 我該怎麼幫助不知如何理解問題、運用證據和理性解答問題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的學生)?

1)該要求學生寫什麼報告,才有助於他們掌握重要觀念,並加以應用。

2)面對學生,我該呈現什麼圖像?闡述怎樣的故事?有何言外之意需加以探究?如何辨認學生發展推理技巧時遭遇困難?如何創造情境,讓學生共同推理、相互挑戰?

6. 我該如何引導遭遇衝突問題的學生?

1)會提出此問題的老師,乃是強調知識的建構性&持續修正的本質,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建構自我理解顯得格外重要。

7. 我該如何探知學生進入課堂前知道了什麼?對課程的期待?如何調節師生期待的差異?

8. 我如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方式與本質?知道如何檢驗評估自我學習?能更有效、更具分析力、更主動閱讀?learning how to learn


1) 藉由激發學生思索「學習的本質」,使學生更具自我意識地學習。

2) 尤其要強化閱讀技巧,因為各學科閱讀策略不盡相同。


9. 我如何在正式評鑑之前,就先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並預先給予意見回饋?

使學生獲致成績之前,有嘗試錯誤的修正機會。e.g. 個別會面 or 學生小組討論,給與集體性意見回饋。

10. 當我傳遞資訊與意見時,該用什麼方式,才能讓學生保持思考的狀態?

1)無論師生溝通形式(e.g. 講解、討論、教導)為何,重點在於如何激發學生的參與感和注意力,而非老師的行為表現本身;只有當學生的思考被有效激發,溝通才算成功。

2)我如何維持既有對話主軸,又持續碰觸學生心靈?如何避免一言堂?

我的肢體語言是否與口中所表達的一致?如何簡潔扼要地表達?何時該強調重點?何時應重複?何時該停下腳步,聆聽學生的意見?

11. 如何清楚表達評鑑標準,並說明採用原因?如何幫助學生運用這些標準自我評估?

12. 什麼方式最能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進展和品質?

13. 怎麼創造一個自然的批判學習環境?如何創造充滿善意的安全環境,使學生勇於嘗試、接受意見回饋、再繼續嘗試?「情境式」的多元文化教育。

1)以「邀請式」,而非「命令式」的說話口吻。

2)揚棄「講演」形式,強調「互動性」討論。

3)研究與教學之間不必然衝突,兩者都關係到「學習」,只需要對的方法,使教授和學生的學習達到互惠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nchu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