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shaw.org/2011/05/blog-post.html

 

這是我兩年前發表的論文,闡述《生命力新聞》從二○○六年起,如何運用網路超文本、多媒體、混搭、互動的特性,參考網友創意、翻新新聞常規,發展新的報導文體,嘗試用更新穎、更生動、更能展現內容特色的方式來訴說新聞故事。

 
這幾年,《生命力新聞》實驗的文體包括新聞網摘、照片播報、影音報導、網路直播、地圖新聞、語音配件、語音書摘、簡報評述等等。我們師生根據內容特性、選擇適合的媒材、編製成最適合網路點閱的文體。幾年下來,已有大約三分之一的《生命力新聞》報導混搭數位敘事。

這篇論文,反映《生命力新聞》數位敘事的起始構想;現在,我們繼續在數位敘事之路上摸索前進,未來有時間,再報告最新探索發現。


又:本文原題為:〈探尋新聞專業與群眾智慧的交集—— 輔大《生命力》的網路敘事實驗〉。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二○○九年年會。
 

壹、緒論 

二○○四年,曾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駐北京辦事處主任的麥康瑞(Rebecca MacKinnon)與友人共同創辦Global Voice網站。這個網站以匯聚、策動與彰顯全球網路對話為目標,由各地編輯選擇當地重要議題,擷取當地部落客(blogger)代表性觀點,寫成言簡意賅的導讀文章,讓網友迅速掌握要點,同時插入照片和影音資訊,並且在文中設立多個超連結,連到代表性觀點的原始網站,讓對特定觀點有興趣的網友能夠點閱;網友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點閱、點閱哪些連結,由此對事件產生不同程度的瞭解。 

二○○五年,美國新聞記者兼技術人員荷洛瓦提(Adrian Holovaty),從芝加哥市政府取得犯罪資料,將資料與Google地圖混搭(mashup),做成EveryBlock網站,讓民眾可以依照犯罪種類、街道、地區及日期查找,隨時了解身邊的治安情況;他將網站內容對外開放,別人也拿他的內容和其他內容再混搭,建立新網站,讓通勤族可以檢視回家的路線,找出沿路所有犯罪地點和犯罪行為(Jarvis, 2009: 42)。 

二○○八年,一群大學師生,質疑警方在陳雲林來台期間的執法作為嚴重侵害人權,發起「野草莓運動」,集結行政院靜坐抗議。隔天遭警方強制驅離時,學生運用網路直播系統Y!Live,即時向全世界傳送驅離畫面,並由兩位主播分別用中文、英文解說現場情況,當時在Y!Live平台上有兩千三百多位網友觀看這場轉播,觀看者並可在主畫面旁的互動討論區,即時表達自己的看法;後來,Y!Live停止服務、學生結束靜坐,野草莓主播群改用另一個直播平台Justin.tv成立《野草莓電視台》,持續播報社運活動至今。 

Global Voice、EveryBlock 、《野草莓電視台》和其他眾多網路新興媒體,在網路超文本、多媒體、混搭、互動的基礎上,跳出傳統新聞窠臼,吸納和發揮網路群眾智慧,創造出新的敘事文體、報導內容、資訊服務和媒體形態,走出了報導新路。筆者認為,這是新聞專業工作者要在網路時代生存、發展,必須要走的路;因此從二○○六年起,在筆者所指導的輔大新聞傳播系教學實驗媒體《生命力新聞》(以下簡稱《生命力》)上,推動網路敘事實驗。 

《生命力》創辦於一九九七年,目標是結合新聞專業和網路科技來「為弱勢者發聲、為奉獻者立傳」。十二年來,不斷進行內容和形式的實驗創新,師生從自力編寫簡陋網頁,走到混搭Web2.0工具建構強大網站;從漫無採訪頭緒,走到布建社會福利、社會運動、服務學習、媒體改造、文化創意五大採訪網;從自行採寫新聞,擴及編選網路好文,並將自製報導和網路好文共同呈現在網站上;更從依循實務常規、尋求理論指引,走向學習網路群眾智慧,希望結合網友創意和新聞專業,走出新聞報導的新路。 

到了二○○六年,《生命力》網站架構、內容取向漸趨成熟,教學實驗重心轉向探索網路敘事形態,嘗試運用超文本、多媒體、混搭、互動特性,研發新的報導文體,更生動地闡述新聞故事。本文就是《生命力》三年來的行動研究報告,這份報告將說明《生命力》如何感知網路科技帶來的敘事衝擊、如何進行網路敘事實驗、開發出哪些新文體、各文體實驗的成果和侷限為何,以及網路敘事對新聞理論和實務的可能影響。


貳、網路平台的敘事機緣 
 
一、網路的發展歷程 

網際網路是美國國防部在一九七○年代為防美蘇開戰而建,希望在電力與通訊中斷之際還能藉網路交換訊息。一九八六年,美國建立專屬學術用途的網路,以此串聯全球各地區性網路構成世界性的網際網路(Internet)。到了一九九一年,伯納李(Tim Berners-Lee)在網際網路上創立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可以傳送文字、聲音、影像、多媒材整合資訊,將網路推進到多媒體時代。 

柏那李期待全球資訊網是個可讀可寫的雙向資訊網(read/write web),他說:「我一直希望,資訊空間能夠成為每個人直接的工具,而且除了瀏覽資訊外,更能從事建立資訊的工作」,「分享你的知識應該和得到別人的知識一樣容易」(Berners-Lee, 1999:193、41、199);然而,當時實際做出的卻是可讀而難寫的單向網——只有精通程式語言者才能編寫網頁、發出訊息,一般人和接觸報紙、電視一樣,仍然只能當個被動接收訊息的閱聽人。 

到了一九九七年,易學易用的部落格問世,民眾無須學習程式語言就能輕鬆架站、寫稿發聲,讀寫雙向資訊網終於實現。伯納李擁抱部落格,認為它的意義在於:「任何網路使用者都能擁有一個空間,可以自己書寫、自己編輯,他們既是寫者、也是讀者,既可以輕易地編寫文章、也能輕易地回應別人的文章」(BBC News,2005, August 9)。到了二○○七年,全球部落格超過七千萬個(Sifry,2007, April 5),台灣也多達三一一萬人擁有部落格(何宏儒,2008年2月1日),二○○八年全球部落格更激增到一億三千三百萬個,架設部落格儼然成為全民運動(Technorati,2008, September 24)。 

部落格的特點有四:逆時序排列文章、固定網址、單篇迴響、引用機制,後三者讓每篇文章有一個永久不變的網址,讓讀者不僅連到首頁,更能直接連到目標文章,同時還可以針對這篇文章進行同一頁面內的回應,以及跨網站的引用討論,如此,帶動了相互的連結、討論和分享,也為網路敘事的多向連結奠定基礎——若無固定網址,無法直接連到目標文章,網路資訊連結就難以進行。 

部落格的崛起,象徵著Web2.0時代的來臨。Web2.0根據歐萊禮(Tim O’Reily)的定義,是指「一種蒐集群體智慧的網路運用」,它具有七個特色:以網路為平臺;引領群體智慧;以掌握和運用核心資料為核心競爭力;以不斷推出新功能取代軟體升級;程式設計輕巧,讓網友組裝現有資源就能創新;軟體跨平臺運用,如iPod/iTunes跨越個人電腦、網路和手持裝置;豐富使用者的感受,不斷推出創新的網路運用服務(O’Reily, 2005, September 30)。 

Web2.0常見的工具,除了部落格外,還包括網路相簿(如Flickr、Picasa、無名相簿)、影音平台(如YouTube、im.tv)、共享書籤(如del.icio.us、HemiDemi)、微型部落格(如twitter、Plurk)、直播平台(如Justin.tv)、Wiki(如維基百科)等等。它們全都易學易用,可以相互組裝、串連,而且成本低廉(大多免費)、又不斷更新技術,讓公眾可以輕鬆地打造自己的媒體、產製自己的新聞,也開啟了媒體形態、敘事文體的巨變時代。 

二、網路的敘事機緣 

今天的全球資訊網具有超文本、多媒體、混搭、互動等特質,這些特質,開創了敘事的新機緣。 

(一)超文本 

超文本(Hypertext,另譯多向文本、超文字)一詞,是指透過電子聯繫,將分散在網路網路各處的相關資訊片斷連接起來,以便網友取用。例如,在網路百科全書的鯨魚條目中,提到藍鯨處有一個超連結(hyperlink),讀者只要用滑鼠點按這個超連結,就可連到網頁的另一區域或另一個網頁,閱讀有關藍鯨的進一步訊息。超連結連接的對象,可以是文字頁面,也可以是影像、聲音或動畫(鄭明萱,1997)。    

在網頁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網頁間的超連結,創造了傳統印刷媒體之下不可能實現的敘事結構,亦即非直線性、不依先後次序、一反「有始有終」或「從一而終」的行文動線,可以藉由點擊超連結,直接跳躍到想要讀取的資訊片段上(鄭明萱,1997)。 

超文本藉由連結,可以讓敘事動線從線性轉為多向,可能的動線包括:1. 軸狀組織(axial-structured):由主軸向四方發散,基本是線性印刷文本的復現,只是賦與較大的閱讀自由;2.樹狀組織(tree-structured):宛如樹有幹,幹生枝,枝長葉,有起點、有叉路、指向多個終點;3. 網狀組織(network-structured),可以從網上任何一點開始,自由跳躍到任何一個其他點上,沒有固定的動線(鄭明萱,1997)。 

不僅如此,每一個超連結可以連結另一篇文章、另一個網站,也就是另一個空間。這又帶來幾個可能:1.敘事時可以在關鍵字加入超連結,連結原典、論據或參考文獻,宛如學術論文加註腳一樣;2.意義建構,不再限於正文,而是正文和超連結目標文章共同建構而成;3.藉由連結多個空間,並將內容和意義建構分散在多個空間,再相互組合,資訊容量大增。 

超文本有兩大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電腦網路的使用,二是文本本身的非線性,兩者之間相互為用,缺一不可(鄭明萱,1997)。換言之,將書報文章等傳統文本放上網路,並不會變成超文本,必須將傳統文本轉化、或研發新的文本,才能發揮超文本多向連結的特色。 

(二)多媒體 

多媒體,英文為Multimedia,由media和multi兩部分組成,亦即多種媒體的組合;這些媒體包括文字(text)、圖形(graphics)、影像(image)、動畫(animation)、音訊(audio)、視訊(video)等。多媒體敘事,就是整合文字、圖形、影像、動畫、音訊、視訊中的數種媒材,來傳播訊息。 

傳統媒體使用的媒材有多有少。廣播單用音訊,報紙使用文字、圖形、影像,電視以音訊和視訊為主,文字、圖形、影像、動畫為輔。網路媒體不僅可以兼用上述所有媒材,還能藉由超文本,讓媒材自我演化,例如一張張照片用超連結串成可以自動播放的幻燈秀(slideshow),地圖上一個個資訊框藉由超文本連結成可以自動播放的動態地圖(如Google地球),由此產生出更多元、豐富的敘事資源。 

不僅如此,網路媒體藉由串流(Streaming)技術,還可以進行線上影音直播,宛如電視SNG。串連是指將一連串的媒體資料壓縮後,經過網路分段傳送資料,在網路上即時傳輸影音以供觀賞的一種技術與過程。串流傳輸可傳送預存於電腦上的影片、甚至即時現場影音,野草莓主播組初期使用的Y!Live和後來使用的Justin.tv都是以串流為基礎的即時傳播平台,不僅可以直播現場畫面,還可以開放網友互動討論,開創更即時、互動的傳播形態。
  
(三)混搭 

混搭(Mashup)是整合網路上多個資料來源、媒材或功能,以創造新的內容、形式和服務。 

混搭,可以是多種媒材的組合,例如在一篇以文字為主的報導中,嵌入照片幻燈秀、動態地圖、影音訊息;這讓傳播者可以根據內容特色,選擇以單一媒材或多種媒材來報導,更可以決定哪些片段以何種媒材呈現,各個片段以何種方式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敘事。 

混搭,也可以是資訊來源與媒材的組合,如緒論提到的,結合芝加哥犯罪資料和Google地圖,做成芝加哥罪案資訊動態地圖;這讓傳播者可以運用開放的訊息(如政府資訊)和媒材(如Google地圖),創造出新的訊息和服務。 

(四)互動 

互動,是指在網路傳播過程中,公眾不再只是被動依照傳播者設定的動線來接收資訊,而可以自行決定點閱的順序、速度、範圍、形式(如一張張點閱照片,還是讓照片自動播放),甚至藉由回應、引用、改作、共同編寫(如維基百科)等方式,參與新聞內容的建構。 

互動性是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不同,關鍵在將公眾視為主動的讀寫者(或稱創用者、生產性消費者,即英文prosumer)而非被動的閱聽人,開放公眾自行決定閱聽行為、允許公眾或深或淺地參與內容產製。 

網路文章以其超文本特性,大多可以開放網友自行決定點閱行為,至於是否開放回應、引用、改作、共同編寫,則由傳播者決定。 

三、網友的創意敘事 

網路的超文本、多媒體、混搭、互動特性,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敘事機緣,許多個人或組織利用這些機緣,開創出嶄新的敘事方式和文體。 

懶人包,是頗具特色的新文體。懶人包,是將某個事件相關文字、圖片、連結等等放在同一個頁面上,或者將超連結整理在一起,大多只是簡單拼貼,但也有些經過精緻的編寫(李怡志,2007年1月18日)。懶人包,可以視為超文本形式的資訊導覽,有的整理網路資源,如〈用中文看世界:國際媒體中版導覽4;有的整理事件或議題相關訊息,如〈惡劣房東逼死學生事件懶人包5,有的整理網路觀點,如〈台灣:總統大選後的部落客6;每當有熱門、複雜的話題出現,總有熱心的網友製作懶人包,幫大家導讀資訊。 

地圖,成為熱門的敘事工具。傳統地圖通常是靜態的,只能展示相對地理位置等局部資訊。網路平台上的地圖(如Google地圖)則是動態的,可以允許網友拉近拉遠、上下左右移動,還能嵌入文字、圖像、語言、超連結,形成一個敘事平台。例如,《大台南污染地圖網7記錄每一個污染點的污染狀況、處理情形、行政處罰、改善進度。 

照片和影音敘事,則越來越多樣。許多網友將照片上傳到Picasa、flickr等網路相簿,寫好圖說,以幻燈秀形式自動播放,成為用一組又一組圖文串成的故事,讓原本靜態的照片轉為動態;也有網友,將一小段語音談話或現場畫面鑲嵌進網頁內文中,讓傳統上要求自成整體的語音(如廣播)和影音(如電視),變成類似報紙照片般的訊息配件,從主角變配角,但可更靈活地與其他媒材搭配,例如用來輔助、強化文字報導。 

直播,則成為簡單的事。傳統新聞訊息需要經過加工、製作、發行才能到達閱聽人眼前,若要進行直播必須透過龐大、複雜、昂貴的電波發送系統,才能送到閱聽人面前,如SNG耗費鉅資;但在網路時代,借助網路、簡易的網路攝影機(數百元就能買到)、以及Justin.tv等免費平台,就能進行網路直播,還能讓網友即時討論,開創多向敘事的新模式。《野草莓電視台》之外,搶救樂生療養院、反對農村再生條例的公眾,也紛紛直播抗爭行動和公聽會等畫面。 

這些網路敘事創意,一來不斷演化,例如Y!Live和Justin.tv原本是社交聯誼工具,如轉播某人的生日聚會,後來被社會意識濃厚的網友用來轉播社運活動;二來陸續專業化,例如懶人包演進成Global Voice的新聞網摘、照片敘事也成為BBC等媒體的圖輯報導8;三來不斷隨著新工具的出現而推陳出新,例如twitter崛起後,越來越多部落格和媒體用它來進行手機平台和電腦平台的串連,亦即,讓公眾在手機版twitter上點擊超連結,連到電腦網站,再自行以放大、移動等方式瀏覽網站全文。

參、《生命力》的網路敘事實驗 

《生命力》面對網路開啟的敘事機緣、網友進行的文體競秀,覺得有必要進行新聞報導文體的實驗,探索未來新聞敘事的新可能。 

《生命力》作為新聞傳播系的教學媒體,所要進行的敘事實驗,與網友無拘無束的創意不盡相同。更具體的說,《生命力》的實驗要在多種可能間尋求交集:首先,要在專業常規和群眾智慧間找到交集,亦即將群眾創造的文本調整成切合新聞專業的文體;其次,要在新聞內容和媒材形式間找到平衡點,亦即要用最適當的媒材呈現內容的最大特點;第三,要在作者敘事和網友閱聽行為間尋求交集,這是因為網路文本必須在電腦螢幕上,用滑鼠、鍵盤等工具閱讀,閱聽人的參與度遠高於報紙、廣播、電視受眾,因此在編寫文本時,必須考量閱聽者的介面、工具、空間感,才能做出最適合的報導。 

質言之,《生命力》希望運用網路超文本、多媒體、混搭、互動的特性,參考網友創意、翻新新聞常規,發展新的報導文體,用更新穎、更生動、更能展現內容特色的方式來訴說新聞故事。 

《生命力》從二○○六年起開始,將數位敘事實驗列為發展重心。實驗三年來,我們建構了一套敘事結構、調整了編採流程、發展出幾種文體類型,以下逐一說明: 

一、敘事結構 

圖 1: van Dijk的新聞基模圖 
范戴克(van Dijk,1988)指出,不同的文本會有不同語法結構,新聞不同於小說而有其本身的特性包括:摘要、故事、情節、背景、評論等新聞的語法結構。此外,他更認為新聞之所以會以某種形式呈現,乃受到了新聞基模(news schemata)的影響,基模乃是個體無法意識到的心智結構,這一類型的心智結構會形成個體內在特定的認知表徵,亦將外在的事物、情境、事件、情節等以連的方式儲存於記憶中,當個體注意到某訊息時,基模會引導與原本基模相符合的訊息,並建立起兩者之間的連結。而新聞報導正是由記者運作基模過程的結構,進而成為新聞文本中的語法結構(陳雅惠,2008)。

《生命力》在十二年的編寫實踐中,逐漸從范戴克的架構中,發展出自己的分項式敘事結構。這個結構要求記者在報導新聞時,要和范戴克的架構一樣,將事實分為摘要和故事兩部分,摘要沿用范戴克的架構,分為標題和導言,故事則改為分項敘述,每一項各包括摘要和實例,實例可以是情結、引句或論據。 

圖 2: 《生命力》敘事架構 
這種分項式故事架構可以呈現新聞內容的時間順序(如某事件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議題內涵(如某項議題的子題一、子題二、子題三)、議題面向(如某個議題的政治面向、經濟面向、文化面向)、論辯脈絡(如某個爭議的正方觀點、反方觀點、最後結論)。


《生命力》以此建立一套寫作模式,要求記者採寫新聞時,要選定一個主題,主題之下依據時間順序、議題內涵、議題面向或論辯脈絡劃分為三到五個項目,每個項目在敘述時要先有簡短的摘要說明要旨,然後闡述情節、援用引句或論據。 

這個架構不僅在文字敘述時可以適用,更可以用來進行網路敘事實驗。在網路敘事時,主題、項目不變,但在呈現每個項目的情節、引句、論據時,可以彈性運用各種媒材,例如用影音呈現事件動態、用語音錄製當事人談話、用超連結連結關鍵文件。 

質言之,《生命力》要求學生的,不是撰寫一則新聞,而是運用多樣媒材,編製一組合乎專業敘事結構的新聞故事。
  
二、編寫流程 

為了進行網路敘事實驗,《生命力》編採流程從採訪企劃、交稿方式、改稿模式到評估標準,都要求學生考量超文本、多媒體、混搭、互動等特性。 

(一)選材與提報 

《生命力》每週二下午召開新聞提報會議,記者必須在會議前向主編匯報未來一週的採訪計畫,採訪計畫必須說明八個要點:採訪主題、消息來源、採訪動機與預期成果、採訪要點、採訪對象、生命力過去報導情況和近期媒體報導情況、是否搭配圖像影音或搭配什麼圖像影音、採訪進度。 

其中,要求說明是否搭配圖像影音或搭配什麼圖像影音,主要是引導學生對文字、圖像、影音進行綜合思考,並且鼓勵學生活用複合媒材、進行多媒體報導;學生幹部和老師也可對圖像、影音的內容和呈現方式給予建議。 

(二)採訪與寫作 

提報會議結束後,記者開始實際採訪新聞、撰寫稿件。真實世界瞬息萬變,隨時可能出現提報時未發生的新狀況,也可能發生採訪對象出國或拒訪的危機,還可能發現提報時未知或誤解的新訊息。這時記者可以隨機應變,自行調整,或可藉由線上編採論壇或手機、MSN、Skype等即時通訊工具向學生幹部、老師徵詢意見,討論出最妥適的調整方案。
  
(三)交稿與改稿 

《生命力》早在一九九七年創刊時,就要求學生交電子檔稿件;一九九八年建立線上編採平台,所有稿件在平台上繳交、修改、分稿、發佈上網;到了二○○四年,《生命力》轉型為部落格,隨即建立內外兩個部落格,內部部落格供交稿、改稿之用,修改妥當後,再由幹部轉貼到對外部落格去,公開發表。 

《生命力》要求記者在內部部落格繳交的稿件必須包括正文和所有配件,如照片、聲音、影音、地圖、超連結,並且自行編排完成,亦即,所繳交的稿件,就是最後要呈現在網頁上的樣貌;相對的,幹部和主編也坐在電腦螢幕前改稿,不僅審閱文字,也審閱相關的超連結和多媒體配件,進行總體考量。 

(四)評估與獎懲 

《生命力》從提報、採寫、改稿到編輯呈現,不只重視新聞內容也重視表現形態、不只重視用字遣詞也重視媒材運用。師生評估一則新聞績效時,除了關注主題是否具有重要性、吸引力,子題是否切題、深入,案例、引句、論據是否生動、權威,也關注各部分訊息是否用了最適當的媒材來呈現、這個媒材運用是否妥適,更關注各媒材的組合是否一氣呵成、是否適宜網友在電腦螢幕上閱讀。 

(五)分享與常規 

《生命力》每週選舉最佳創新實驗獎,對表現好的創新作品予以公開表揚、加分鼓勵,這會對同學形成示範和引導作用,激勵更多人發揮創意、研發新作。 

此外,當一個新的文體從創新實驗走向成熟,《生命力》也會將它常規化,如下一小節將介紹的新聞網摘就是經過兩年研發而趨成熟,發展成《生命力》正式文體,成為記者可以運用的編寫常規。 

三、文體類型 

(一)新聞網摘 

新聞網摘,是《生命力》研發最久、用力最深的新文體。 

新聞網摘,是以網路懶人包的模式,進行公共議題的導覽。記者針對一個新聞議題,匯集、篩選、編排相關資訊(包括文字、照片、語音、影像、多媒體),然後在一個網頁上,以簡要文字概括龐雜資訊的要點,並在關鍵字上設立多個超連結,連回各個資訊的原始網站,開放網友自行決定閱讀的範圍和路徑。 

新聞網摘的目的,在於吸納群眾意見,予以聚焦處理,在眾生喧嘩中找到共同的對話基礎;類似報紙的記者連線報導,但不只化繁為簡,也能藉由超連結,由簡返繁;不僅如此,超連結連回原始網站,宛如學術論文註明出處、添加附註一樣,有助於提升新聞網摘的嚴謹度。 

新聞網摘的敘事邏輯,從傳統倒寶塔寫作的單向文本,轉向多向導讀:每一段內容不僅要和前後段落相呼應,也要扮演超連結目標文章的導言角色,讓閱聽人知道連結過去會看到怎樣的文章;這是傳統媒體未曾出現過的嶄新邏輯。 

圖 3: 單向文本與多向文本敘事結構對照圖
《生命力》從二○○六年開始實驗新聞網摘,以Global Voice為參考範本,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網摘最難的地方不在形式,而在問題意識和內容規劃。對社會議題欠缺了解的學生,從議題挑選、資訊蒐集、材料取捨、段落規劃,都容易失準;學生撰寫一篇網摘,從提報到改稿,往往需要討論、修改兩三次才能達到基本的刊用水準。

到了二○○九年初,《生命力》從上述敘事結構發展出一套網摘寫作文體:一個主題,三至五個子題,每個子題先作簡述再引用網友代表性談話,若有適當的影音、多媒體資訊,則嵌入適當的文字裡;大約同時,《生命力》引進心智圖軟體Xmind,鼓勵學生——特別是文章結構較鬆散的學生——在撰稿時先用Xmind畫出文章架構圖,包括主題、子題、引句、多媒體配件,釐清思路,再著手撰文;這些作法,讓學生撰寫網摘的效率、邏輯性大幅提昇。 

二○○九年三月,記者劉瑋婷針對農村再生條例引發的爭議,整理農村工作者、學者、農家子弟、公民記者的觀點,寫成網摘〈我們的土地與農再條例〉,這篇網摘得到Global Voice中文團隊成員的青睞,被譯成英文,向全世界發佈;也意味著《生命力》網摘實驗取得初步成果。
  
(二)照片播報 

照片播報,則是相對容易上手的文體。 

原本靜態的照片,與超文本結合後,產生多種敘事可能,例如:BBC將新聞事件系列照片編成連續圖輯,每張照片編號、附圖說,讓網友逐一點閱;又如前述的照片幻燈秀。《生命力》覺得BBC模式的圖輯仍嫌靜態,因此選擇以照片幻燈秀來訴說新聞故事,稱之為照片播報。 

製作一組照片播報時,記者先拍攝一個事件相關的照片,特別是新聞事件發展過程的系列照片,把這些照片上傳到Picasa網路相簿,每張照片加圖說,一組組照片和圖說串成一個新聞故事,用Picasa內建功能製成幻燈片輪播秀;另一方面在部落格寫一段導言敘述事件概要,再選一張照片作為導言配圖,在配圖上設超連結串連幻燈片秀;如此,讀者可以像讀文字報導一樣讀導言,也可以點選配圖去看照片故事的幻燈片秀。 

這種照片故事,能夠如實呈現文字難以寫清楚的風景、場景、空間、物品、展演。編寫照片時,要將照片按照時間或其他邏輯順序排列,並撰寫簡短有力的圖說,方便網友快速閱讀;例如,Picasa幻燈片輪播秀預設每三秒鐘換一組照片,一組好的照片故事,必須讓讀者能夠在三秒內從容看清照片、讀完圖說。 

《生命力》學生製作照片播報,大多是描述活動歷程和現場場景,通常將事件劃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選擇代表性照片,然後用圖說串成一個新聞故事;例如〈富陽 水泥城市中的生態樂園〉記錄荒野保護協會在富陽國小舉辦的生態導覽活動,學生用照片敘述活動過程,並以特寫照片呈現樹蛙等珍稀生物。 

總體來看,照片播報的製作難度不高,學生作品表現亦佳。不過,照片故事只適合用來呈現事件始末、現場情況,很難進行議題、觀念的闡釋和分析,此外,受限於自動播放的預設值,每三秒鐘就會換一頁,因此圖說無法太長,以致圖說只能描述人什麼人、發生什麼事、在什麼地方、用什麼工具,但對事件的成因和背景,難以充分描述。 

(三)影音報導 

《生命力》不僅用影音製作類似電視新聞的完整報導,也將影音片段當做類似報紙照片的新聞配件,用來和圖文報導相輔相成。這是因為傳統影片在光碟或電視上播放,必須獨立存在,無法與其他媒材鑲嵌,超文本則開啟敘述多種可能,既能將類似電視新聞的完整影音報導放上網,也能像報紙編入照片一樣在網頁上嵌入影音片段。 

在影音報導方面,製作一則新聞時,一方面拍攝影片,剪輯成一部短片,上傳到影音交流平台YouTube,再複製這部短片在YouTube上的程式碼,轉貼到部落格上,部落格會出現短片的靜態圖像,點選靜態圖像後就能觀看動態影片;另一方面,在部落格上寫段導言,與靜態圖像整合成一組報導。如此一來,讀者看完導言,若有興趣,就能點選靜態圖像觀看動態的影音報導,例如:〈喝台灣的酒——小米酒〉先寫出導言、再引導網友點擊從YouTube鑲嵌來的影音報導。 

在影音配件方面,則將事件最精采、最關鍵、最難以用文字形容的片段——例如描述原住民樂團的現場演唱氣氛、又如手工立體書的翻閱效——穿插在文字報導中,與文字相輔相成,增益傳播效果。影音配件通常只需一二十秒,長度足以呈現現場動態,但又不能過度打斷內文的閱讀流暢性;《生命力》常將語音配件放在標題下、導言前,讓讀者先看完影片,感受到氣氛,再進入文字敘事中。 

(四)網路直播 

網路直播,是《生命力》未來一學年的實驗重點。 

網路簡易設備的直播始於野草莓運動期間,之後,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反對農村再生條例運動也陸續引進網路直播;二○○九年五月廿六日,立法委員潘孟安在立院舉辦公聽會,邀請政府和民間代表辯論農村再生條例利弊問題,《生命力》利用這個機會,與《苦勞網》、《環境資訊中心》、《野草莓電視台》等公民媒體合作,進行一次網路聯播,跨出直播實驗第一步。 

這次直播同樣以justin.tv為平台,參與者將公聽會現場畫面即時上網播放,並開放網友在justin.tv討論區即時討論;參與聯播的媒體,則將直播畫面鑲嵌到各自網站首頁14上,讓各自的閱聽人都能同步看到即時畫面;此外,還有參與者用twitter進行文字直播,即時整理公聽會的發言重點,twitter直播同樣鑲嵌在各個聯播媒體的首頁上。 

《生命力》記者全程參與聯播的籌備、執行和檢討,從實踐中學習《野草莓電視台》等公民媒體的直播經驗;聯播活動結束後,《生命力》師生討論,決定效法野草莓,成立《生命力電視台》,用來報導符合《生命力》宗旨的社會活動:先做影音和文字直播,然後剪輯、製作成新聞稿,在《生命力》發表。 

(五)其他實驗 

新聞網摘、照片播報、影音報導、網路直播之外,《生命力》也嘗試發展地圖新聞(呈現一個人的成長旅程、一個事件發展的相關地點)、語音配件(在新聞稿中嵌入受訪者的代表性談話)、語音書摘(摘錄、導讀符合《生命力》宗旨的書籍或論文)、簡報評述(用自動播放的PowerPoint進行新聞敘事、觀點論述),但仍在初期摸索階段,還沒有夠成熟的作品上網。 

圖 4: 《生命力》敘事架構 
 
肆、結論 

總之,《生命力》三年來的網路敘事實驗,是在多項式敘事結構下,進行超文本、多媒體、混搭、互動的文體開發。 

更具體地說,《生命力》要求記者採寫新聞時,在內容上,要選定一個主題,主題之下依據時間順序、議題內涵、議題面向或論辯脈絡劃分為三到五個項目,每個項目在敘述時要簡短的摘要說明要旨,然後闡述情節、援用引句或論據;在形式上,要根據內容特性,選擇最適當的媒材、混搭成最適宜點閱的文體,在超文本網頁上,開放網友以自訂的節奏觀看,例如:用網摘呈現一個議題的多方觀點、用照片播報記錄活動動態、用影音呈現現場氣氛、用直播放送重大社會行動的即時狀況。 

這樣的實驗還在起步階段。一來,範圍侷限在新聞網摘、照片播報、影音報導、網路直播,還不夠多樣;二來,對各式文體適用對象、如何編寫、如何評估優劣,也還一知半解;三來,這些實驗還未能和數位敘事相關理論連成一氣,尚未發展成有系統的理論和實踐策略。 

一、研究發現 

儘管如此,《生命力》仍從實踐中意識到網路新聞敘事的幾個特點: 

首先,問題意識、內容規劃仍是核心。記者必須有能力發掘重要議題、採集充分訊息、釐清編寫主軸、做好段落規劃,才有可能做好一篇報導;在這方面,新聞學界和業界長久以來強調的新聞學理、社會議題知識、採訪寫作功力,仍然是成敗關鍵。 

其次,新聞敘事結構並無重大變化。范戴克等學者發掘的新聞語法結構,在摘要(標題、導言)層次不僅沒有改變,還變得更形重要,因為網路資訊爆炸,需要有精確簡明的標題、導言幫助網友篩選資訊;在故事(始末、評析)部分,核心要素不變,只是排列組合方式略有調整。更具體的說,《生命力》所採行的「標題、導言、分項闡述和舉例」結構,仍然不出傳統新聞語法結構的範疇。 

第三,超文本的運用,可以提升新聞嚴謹度。網路寫手在文章中設置超連結已成慣例,超連結通常連接文章的論據、引句出處、相關論述,既能提供閱聽人延伸閱讀材料、也能方便閱聽人查核文章內容是否正確允當;當記者使用超文本寫作,自然也得設置超連結,如此,就讓新聞敘事變得像學術論文書寫一樣,以超連結形式在關鍵處標示出處、加註說明,做到「筆筆有根據、語語有來歷」,這對提升新聞敘事的嚴謹度,具有正面影響。 

第四,多媒材、混搭、互動,豐富了新聞表現形式。廣播只能用聲音敘事、報紙只能用圖文敘事、電視雖有多媒體卻缺乏互動性,網路則高度開放,既能兼用文字、圖形、影像、動畫、音訊、視訊等多種媒材敘事,也能進行各種媒材的混搭,更能開放網友互動。讓新聞內容能以最適合的媒材表現(如論述用文字、寫景用照片、現場動態用影像),並以最適合瀏覽點閱的方式組合在網頁上,豐富網友的閱聽經驗。 

第五,網路媒材各有優缺點,必須充分了解特性,才能運用得宜。例如:照片播報適合用來現場活動的氣氛、過程,但因Picasa預設每三秒換一張,因此圖說不能太長,只能簡單說明人事時地物,無法詳述因果和背景,不適合用來呈現複雜事件;或者,在描述複雜事件時,應該以照片播放搭配文字報導,前者呈現現場動態、後者論述成因背景,兩者相輔相成。 

第六,網路工具能夠以過去做不到的形式、展現過去難呈現的內容。網路工具不僅提高新聞嚴謹度、豐富表現形式,也能開創敘事新局,例如:網路直播不僅能像電視SNG一樣即時播送現場動態,更能讓網友在觀看直播的同時相互討論,甚至與主播互動,開創互動傳播新形態;又如Google地圖能呈現社會問題(如污染)在各地的分佈狀況,讓網友依照地理區點閱,還能開放網友參與編寫,讓新聞、資料庫、社會行動間的界線趨於模糊,開展在地議題的新探討模式。 

第七,網路敘事推陳出新,網友的創意不斷提供新想像。網路敘事的豐富多樣,既是因為科技提供新機緣,也是因為群眾智慧開創新可能;例如,原本供轉播生日聚會的網路直播平台,被部落客用來直播學運動態。網友這些創意性使用,都為新聞工作者指出敘事的新可能,值得新聞工作者觀摩、學習。 

二、討論 

三年的實驗經驗,也讓筆者想到幾個問題:
  
(一)實習媒體還是實驗媒體? 

長久以來,新聞傳播系所的教學媒體被通稱為「實習媒體」,「實習媒體」似乎意味著以傳統大眾媒體為標竿,在學校模擬建立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縮小版媒體,讓學生演練傳統媒體的技藝;學校教育只能跟在實務界背後,亦步亦趨。 

到了網路時代,特別是web2.0時代,筆者覺得教學媒體可以從「實習媒體」轉型為「實驗媒體」,以研發新的媒體形態、新的報導文體、新的營運模式作為教學重點。 

筆者主張教學媒體從「實習」轉向「實驗」,是基於以下幾點考量: 

首先,新聞傳播處在巨變時代,傳統媒體常規必須與時俱進才有活路,但台灣的大眾媒體缺乏研發的制度和資源,為了新聞事業的長遠發展,學界應當貢獻所長,協助業界開拓新路。 

其次,網路工具推陳出新,越來越簡單、強大、便宜,連免費資源都隨處可得,在這個時代,研發新媒體最需要的不是資金、設備、技術,而是創意,而學校正是激發創意、落實創意的理想場所。 

第三,新聞工作最重要的能力,不在複述已知,而在探索未知,帶領學生研發未來媒體,能夠引導他們跳出標準答案、傳統成規的框框,習慣在不確定狀況下研究創新,走出自己的路。 

當然,要做到這點,不只是教學媒體從「實習」轉向「實驗」,新聞傳播系所總體教學研究方向,也有必要從批判、分析、論述,轉向研發、設計、實作,至少必須強化研發、設計、實作的比重。 

(二)文字功力還是敘事能力? 

新聞系所源遠流長的教學重點,在於媒體學生文字敘事能力,這個能力在網路時代仍然舉足輕重,日本《朝日新聞》前任總編輯中馬清福(2005)就認為,報紙敗給電視、網路,不是因為文字不如影音,而是因為記者編輯的文字不夠好,無法發揮《哈利波特》那樣的文字魅力;然而,筆者從《生命力》的實驗中意識到,文字仍然重要,但若能演化(如結合超文本特性)、若能與其他媒材做更多元的組合(如在文字報導中嵌入影音片段呈現現場氣氛),應該可以發揮更大的魅力。 

在文字演化、多元組合過程中,可能會遭到質疑:「運用多媒材,會不會降低文字功力?」筆者不否認有這個可能,但認為文字和圖像、語音、影音一樣,都只是符號,重要的不是文字功力是否退步,而是敘事能力能否提升,若能藉由多媒材的運用,把新聞、議題、故事、觀點說得更深刻、更生動,何樂而不為? 

真正關鍵的問題是:如何適度應用多樣媒材來敘事?如果過度迷信超文本、多媒體、混搭、互動,做出效果絢麗而內容貧乏、邏輯不清的報導;或者,過度玩弄網路特效,超越閱聽人對「新聞報導」的理解和接受範圍;那就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 

至於如何建立適度的多樣媒材敘事,《生命力》的經驗如前述,要先確立報導主題、劃分子題,然後挑選情節、引句和案例,再去斟酌各個情節、引句、案例適合使用什麼媒材、以什麼形式呈現,最後再將所有素材組合成一則報導;但在具體執行上,如何判斷、取捨、搭配、拿捏分寸、評估優劣,仍然問題重重,有待後續的實驗和研究加以深化。
  
(三)新聞專業還是群眾智慧? 

筆者一九九七年帶領學生創辦《生命力》時,先是根據個人編輯經驗,引進報社常規,作為學生的編採指南;其後,藉由閱讀,陸續引進公共新聞學、知識管理等理論,用理論來指導和豐富實務;二○○四年《生命力》轉型為部落格,尤其二○○六年開始網路敘事實驗後,意識到傳統的實務經驗和理論概念,在每個人都能創辦自己媒體、發佈自己新聞的web2.0時代,漸漸不能適用,於是轉向觀察網友的創新作法,從網友的群眾智慧中找尋可以豐富新聞專業的模式,予以分析、實驗、改良,轉化為《生命力》文體,例如前述的新聞網摘靈感來自網友的懶人包、照片播報靈感來自網友的幻燈秀。 

在網路所帶動的媒體巨變中,筆者越來越強烈的覺得,傳統實務經驗和理論論述難以因應日新月異的變化;反倒是網友百家爭鳴的創新實驗(例如懶人包),能夠帶給新聞學界和業界更多的啟示、更能幫助我們開拓新聞新路。 

要吸收網路群眾智慧,新聞學界、業界需要與網路圈進行更多的對話,也需要進行更多參與觀察式或行動研究式的研究,更重要的,新聞學界和業界工作者需要更積極的使用網路工具、加入網路社群,讓自己轉型成為網路族,以取得更深刻、更有用的知識和能力。 

Global Voice創辦人麥康瑞所說:「每個新聞系學生都該有一個部落格,去體會個人心聲得到回應或是遭受冷落的感覺⋯⋯。讀者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我們自己永遠都不會找到的消息。當讀者回應我們的部落格文章而展開辯論時,我們可以很快就找出我們自己觀點的矛盾或錯誤之處,從而使我們的分析更加尖銳深刻」;公民新聞學者羅森(Jay Rosen)也指出:部落格「是一個充斥著鏈結、爭論、以及個人情緒的世界;也是一個我行我素的世界。要一般的記者在這個世界裏生存和發展是艱難的。這需要時間。也許最難得是要有心傾聽別人說的話」( MacKinnon,2006, , August 6)。 

無論學生、記者還是老師,唯有親身接受網路的洗禮,才能學得群眾智慧的真諦,才能在傳播巨變時代走出新聞新路。 

《生命力》的敘事實驗只是起點,未來如何繼續在網路平台,進而跨入智慧型手機平台、電子紙張平台,進行更有前瞻性的實驗,是每個新聞系所老師、學生和實務工作者無可迴避的挑戰。 


參考書目 

BBC News (2005, August 9). Berners-Lee on the read/write web.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8, from http://newsvote.bbc.co.uk/mpapps/pagetools/print/news.bbc.co.uk/1/hi/technology/4132752.stm 

MacKinnon, R. (2006, August 6). "Real" Journalism on the Read-Write Web. Retrieved June 26, 2009, fromhttp://rconversation.blogs.com/rconversation/2006/08/real_journalism.html 

O’Reily, T.(2005, September 30).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Retrieved October 30, 2008,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Sifry, D. (2007, April 5). The State of the Live Web, April 2007. Retrieved September 1, 2008, from http://www.sifry.com/alerts/archives/000493.html

Technorati (2008, September 24).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 2008 . Retrieved June 27, 2009, from: http://technorati.com/blogging/state-of-the-blogosphere// 

van Dijk, T. A.(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Berners-Lee, T.著,張介英與徐子超譯(1999)。《一千零一網:WWW發明人的思想構圖》。台北:台灣商務。 

Jarvis, J.著,龐文真與林麗冠譯(2009)。《Google會怎麼做?》。台北:天下文化。 

中馬清福著,崔保國、艾勤徑與高揚譯(2005)。《報業的活路》。北京:清華出版社。 

何宏儒(2008年2月1日)。〈資策會:web2.0概念服務使用人口大幅成長〉 。上網日期:2008年10月8日,取自 http://news.yam.com/cna/computer/200802/20080201434610.html 

李怡志(2007年1月18日)。〈懶人包的懶人包〉。上網日期:2009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richyli.com/blog/2007/01/blog-post_18.html 

陳雅惠(2008)。〈新瓶裝新酒—發展網路新聞的敘事架構〉。政大新聞所博士論文提案。 

鄭明萱(1997)。《多向文本》第2章〈媒體觀與閱讀理論〉,頁34-59。台北:揚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nchu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